2021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1: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。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(基础研究管理中心)供图 28日,2021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京发布。 火星探测、中国空间站等10个项目从专业期刊推荐的310项科学进展中脱颖而出。
最新评选公布的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:
——火星探测任务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。 2021年5月,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。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登陆火星。 任务采用“气动减速-降落伞减速-动力减速-着陆缓冲器”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,建立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,提高系统处理故障情况的能力和 进入条件。 安全着陆能力。 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是中国首次登陆地外行星,是中国星际探索征程的重要一步,实现了从地月系向星际系的跨越,为人类在火星留下了中国足迹。 第一次。 让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,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。
2021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:中国空间站模拟效果图。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(基础研究管理中心)供图
——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成功发射,神舟十二号、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 与天河合作,核心舱成功对接。 2021年4月29日,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,准确进入预定轨道,任务取得成功。 天河核心舱的成功发射,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,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6月17日,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河号核心舱成功对接,成功将聂海生、刘伯明、唐洪波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。 这是天河号核心舱发射入轨后,首次与载人飞船交会对接。 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航天往返常态化,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。 10月16日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,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与天河核心舱径向港成功对接,成功送出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广富3名航天员, 进入太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