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角函数是计算和转换弧度、角度和相关值的函数。
1. 角度和弧度转换:
1。 将角度转换为弧度(RADIANS 函数):
RADIANS 函数用于将角度转换为弧度。
语法是:“=RADIANS(angle)”。
参数angle表示要转换的角度。
2。 将弧度转换为角度(DEGREES 函数):
DEGREES 函数用于将弧度转换为角度。
语法是:“=DEGREES(angle)”。
参数angle表示要转换的弧度。
示例:将表中的角度转换为弧度,再将弧度转换为角度。
1)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”=RADIANS(A2)”,按[Enter]确认;
2) 在C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”=DEGREES (B2)”, 按【Enter】确认;
3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角度与弧度的换算
1度(DEGREES)=弧度(RADIANS)
其次,计算给定的正弦值 角度(SIN 函数):
SIN 函数用于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弦值。
语法是:“=SIN(number)”。
参数号是要计算的正弦值的弧度值。 如果实参是角度,必须转成弧度再计算。
例子:计算表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正弦值。
1)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SIN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p >
3) 在D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SIN(RADIANS(C2)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4) 在E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 =SIN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弦
三、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弦(COS函数):
COS函数用于计算一个 给定角度的余弦值。
语法是:“=COS(number)”。
参数number是计算余弦值的弧度值。
例子:计算表格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余弦值。
1)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COS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p >
3) 在D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COS(RADIANS(C2)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4) 在E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 =COS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弦值
四、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切值(TAN函数):
TAN函数用于 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切值。
语法是:“=TAN(number)”。
参数number是计算其切线的弧度值。
例子:计算表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正切值。
1)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TAN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3) 在 D2 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TAN(RADIANS(C2))”,按 [Enter] 键确认;
4) 在 E2 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 TAN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切
5. 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切(COT函数):
COT函数用于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切。
语法是:“=COT(number)”。
参数number是计算余切值的弧度值。
例子:计算表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余切值。
1)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COT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p >
3) 在D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COT(RADIANS(C2)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4) 在E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 COT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复制函数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切值
6. 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割值(SEC函数):
SEC函数用于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割值。
语法是:“=SEC(number)”。
参数number是计算割线值的弧度值。
例子:计算表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正割值。
1)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SEC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p >
3) 在D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SEC(RADIANS(C2)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4) 在E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 =SEC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正割值
7. 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割值(CSC函数):
CSC函数用于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割值。
语法是:“=CSC(number)”。
参数number是计算余割值的弧度值。
例子:计算表中每个弧度和角度的余割值。
1) 在B2单元格中插入函数:“=CSC(A2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2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;
p >
3) 在D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=CSC(RADIANS(C2))”,按[Enter]键确认;
4) 在E2单元格中插入一个函数:” =CSC (C2*PI()/180)”, 按【Enter】键确认;
5) 将函数复制到其他行。
计算给定角度的余割